Select Language

探索恆春古城:台灣最南端的清代縣城風華

發佈日期:2024/10/02 編輯部

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古城,是清代為鞏固南疆防務而興建的重要城池。這座縣城不僅是台灣歷史的見證,還蘊含著豐富的風水學說,是清朝政府對台灣土地及社會管理的象徵。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座城池的歷史背景,並細細品味其四座城門的獨特魅力。

恆春古城的興建可追溯至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後。當時,清政府為加強對南台灣的掌控,欽差大臣沈葆楨建議將琅嶠地區納入帝國版圖,並改名為「恆春」。負責縣城建設的台灣道劉璈,身為當時福建省主管台灣事務的最高長官,他深信風水理論,因此選擇了猴洞山作為城池的龍脈,並以西屏山、龍巒山和虎頭山為基準,規劃出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的位置。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開始興建,至1879年(清光緒五年)竣工,成為台灣最南端的防禦要塞。

 

恆春古城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厚約8尺(約2.64公尺),高約2丈(約6.6公尺),全長共計972丈(約3,240公尺)。四座城門均設有內外兩道半圓拱門洞,上方建有城樓,外牆還設有護城河與炮台,以強化城池的防禦功能。今日的城牆雖已有部分損毀,但四座城門保存完好,成為了解清代軍事建築的重要遺址。

 

🏯東門

東門是恆春古城保存最為完整的部分,城牆上有女兒牆和雉碟,士兵可從雉碟射孔中進行防禦。東門的城牆連續性極佳,遊客可以拾級而上,俯瞰整個恆春小鎮的風光。此處不僅保存了完整的城牆結構,還保留了清代防禦工事的原貌,為歷史愛好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城牆設計的機會。東門旁還能見到搶孤棚速孤棚的建築物體。

延伸閱讀:(恆春古城東門:歷史與風光交織的時光之門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東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東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屏東-恆春古城東門

 

🏯南門

南門位於恆南路的圓環上,曾被稱為「明都門」。這座城門的基座由花崗岩建成,門洞兩側使用礫石與咾咕石砌築,展現了當地的建築特色。南門上方的城樓與軒亭設計保留了傳統東亞建築的歇山頂風格,並經過多次修繕,仍維持著過去的原貌,是遊客參觀恆春古城時不可錯過的亮點。

延伸閱讀:(探索恆春古城南門:歷史與文化的交匯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南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南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屏東-恆春古城南門

 

🏯西門

西門的建材與南門相同,雖未能保留城樓,但城牆的保存狀況良好,是電影《海角七號》,主角阿嘉面對在台北闖蕩的失敗,騎著機車回到這座國境之南的小鎮,當時便是穿越這座西門回到他那時心中的堡壘。西門前後的城牆保存較佳,遊客可以登上木階梯,從高處俯瞰恆春城的古老風貌,感受歷史的沉澱與文化的傳承。

延伸閱讀:(探索恆春西門的歷史與自然之美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西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南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屏東-恆春古城西門

 

🏯北門

北門相對其他城門而言較為寧靜,其鄰近國軍訓練場地,使這裡顯得格外安靜。北門的設計在遵循風水理論的同時,城池的南北軸線偏離了正南北方向,,兩座城門連線指向的是恆春縣城北偏東方的虎頭山。這一細節體現了當時建城者對風水觀念中,一座城池要有祖山依靠,因此使得城池的南北軸線偏離了正南北方向。遠處的聯福磚窯廠煙囪,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工業歷史,成為北門區域的另一個歷史亮點。北門城牆左側陳列1輛二次大戰留下來的M24古戰車,充分呼應了四座城門曾用於國防軍事防禦的用途。

延伸閱讀:(悠遊北門:靜謐古城牆的壯麗之美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北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台灣,屏東,恆春,古城,北門,琅嶠,山海戀單車,山海戀推薦

屏東-恆春古城北門

恆春古城不僅是清代軍事防禦的代表作,更是風水學說在建築中的最佳實例。四座城門各自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漫步在古城之間,您將體驗到台灣最南端這座古城的歷史風華,並感受到古人對風水與防禦的巧妙融合。這段旅程將帶您回到那個古老而遙遠的年代,領略歷史與文化交織的美妙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