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團員們從花蓮車站搭區間車08:47抵達東澳整備後09:20開始騎行這天的亮點之一是東澳至蘇澳段的蘇花公路,這段路因為車流相對較少,騎乘起來像是專屬的單車道...(全文)
🎬 🎞️ 觀賞紀實影片
團員們從花蓮車站搭區間車08:47抵達東澳整備後09:20開始騎行這天的亮點之一是東澳至蘇澳段的蘇花公路,這段路因為車流相對較少,騎乘起來像是專屬的單車道,能夠悠閒地欣賞壯闊的山海景色...(全文)
今天的行程,從玉里出發,一早就挑戰了只有在台灣才能完成的騎行壯舉:用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跨越兩大板塊&北迴歸線! 原由玉里車站經安通車站至舊東里車站的舊鐵道,其中線...(全文)
從屏東滿州到台東大武的第六天行程,結合了地理、人文與美食體驗。這段路線不僅涵蓋了台灣東南沿海最壯闊的海岸景觀,也穿越了多個具有原住民文化特色的聚落,讓整體行程更具深度與層次...(全文)
晨光初上,我們從枋客文旅整裝出發,迎著微風騎入南國的溫暖懷抱。沿著海岸前行,第一站來到茉莉灣(海豚灣),海天一線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短暫休整後,便啟程前往車城福安宮—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全文)
今天上午的騎旅從台南的文化歷史出發,結合壯闊的極西地景與生態之美,再以一場意外驚喜的美食饗宴劃下句點,堪稱豐富而精彩的體驗。 清晨 08:00,我們從善化出發,首站來到蕭壠文化園...(全文)
清晨 08:00,我們整裝出發,先補足昨日未竟的行程。經由當地業者口述得知昨天週日的伊達邵水蛙頭人潮洶湧根本無法順暢騎車,證實了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避開假日擁擠人潮,改為今早騎行幾乎專屬於我們的...(全文)
今日行程挑戰最艱難的爬坡路段,騎行強度與份量最重的一天。由於飯店早餐07:30才供應,我們08:30才從台中市區出發,正式開啟這場硬仗。 首站來到921地震教育園區...(全文)
從富貴角公園出發,騎行穿越北海岸,搭配渡輪與火車,體驗多種交通方式,沿途造訪燈塔、海景步道、歷史廟宇與百年客家老宅,最後在台中落腳。 早晨,我們在淡水...(全文)
從屏東一路騎回高雄,沿途串聯了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既有早期基督教傳入的足跡,也有日治時期的鐵道遺產,再到現代高雄的經典湖泊與廟宇,形成一條豐富的騎旅路線...(全文)
今日清晨,09:10 自曾文趣淘漫旅飯店啟程,迎著微涼的晨風,我們一路攀升,朝向雄偉的曾文水庫前進。途經曾文之眼,這座以玻璃帷幕構築的觀景設施,在晨光映照下倒映著周圍的綠意與藍天...(全文)
早晨九點,夥伴們齊聚嘉義高鐵站,整理裝備後準備出發。今日的第一站是白人牙膏觀光工廠,這裡能一窺牙膏製程的奧秘,商品展售區與親子館設施更讓這趟參訪增添不少趣味...(全文)
08:45 內埔出發,今天的行程從內埔展開,帶著昨日的記憶與期待,我們迎來了壯遊的最終日。一如既往,我們從充實的文化與自然體驗開始。 僅接著來到昨日未竟的北葉國小成為第一站...(全文)
早晨的暖陽迎來旅程的重頭戲。8:30,從神山山莊搭車前往大武部落報到,正式開啟一天的探索。9:50,團員們乘坐四輪傳動車出發,一路欣賞壯麗的山景,直到中午12:20抵達哈尤溪的經典彩岩處...(全文)
今天的行程以深度與廣度為主,在陽光灑滿山野的早晨出發,雖然路程短,但體驗豐富多彩,從文化、自然到美食,無不令人回味無窮。 清晨 08:45,我們從山莊出發,沿著近 7 公里的上坡路騎行,直抵天竹嶺...(全文)
今天上午08:10,我們從住宿地點出發,開始第二天的旅程。首先騎行4.2公里,途中特意停留在便利商店,解決部分夥伴的晨間咖啡癮,也補充了營養能量,為一天的行程做足準備。 接著,我們來到高樹童玩國小,這座校園如同一座大型遊樂場,結合「學校即公園,公園即學校」...(全文)
今天上午十一點,我們在台南高鐵站集合後,搭乘專車前往第一站—田寮月世界地景公園。十一點半抵達田寮,我們直接前往活動的起點整備,並試騎電輔車,稍作適應。隨後,我們在附近的月新土雞城享用午餐,鮮嫩多汁的土雞料理,為接下來的行程補充了滿滿的元氣。...(全文)
清晨8:10,我們從不老溫泉出發,踏上此次饗騎的最終旅程。第一站抵達台灣三大火焰山之一的十八羅漢山服務區。火紅色的岩層在晨光的映襯下宛如燃燒的火焰,壯觀的地貌讓人驚嘆自然的鬼斧神工。...(全文)
為配合南橫公路 178K 與 172K 的施工管制,我們早上 7:45 提前搭車出發,雖未參加霧鹿峽谷的導覽,但沿途依然充滿驚喜與收穫。南橫,作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之一,曾塵封十年,如今風采再現...(全文)
早上 08:40,我們從台東出發,迎接新一天的騎行。第一站來到被譽為「台東地質國寶」的利吉惡地月世界。這片特殊地貌由利吉混洞層經板塊擠壓、造山運動以及風化雨蝕所形成,山壁佈滿蝕溝,幾無植被...(全文)
清晨 08:40,我們從成功出發,踏上今天的旅程。穿過市區後,越過八邊溪,騎行於如詩如畫的八嗡嗡海岸景觀道路。這條道路以鄰近的「八嗡嗡部落」命名,曾是舊海岸公路,如今車流稀少,搖身一變成為專屬自行車道...(全文)
清晨 08:40,我們在夥伴秀美的帶動下進行暖身舞後,滿懷活力地出發,展開今天的探索之旅。第一站來到八仙洞,這裡是台灣重要的史前遺址,發現了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文物,被命名為「長濱文化」,是目前所知台灣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全文)
08:45 早晨的涼風伴著晨曦,我們從豐濱出發,沿著台11甲光豐景觀公路騎行。這條連接花東縱谷與海岸的公路,東起豐濱,西至光復,全長19公里,蜿蜒於山巒之間。沿途的壯麗山脈綿延不絕,彷彿進入了一幅山海交融的畫卷。光豐公路的豐濱鄉翠谷段...(全文)
今天是花東南橫跨年饗騎的第一天,團員們於早上10:00在花蓮車站集合報到,整備完畢後,10:30整隊出發,展開這場充滿美食與美景的騎行之旅。第一站,我們騎至嶺頂沙丘,沿途健行登上少有人至的77高地...(全文)
清晨 08:10,從海拔 270 公尺的英仕山莊出發。寒風陣陣,陰冷的天氣讓暖身的 4.8 公里成了絕佳熱身。抵達台 7 甲線(梨山支線) 0K百韜橋後,右轉繼續騎行台 7 線北橫公路(台灣三大橫貫公路之一,西起桃園大溪,東至宜蘭大同),正式迎接長陡坡的挑戰...(全文)
今天一早 08:10我們在陽光中從和平出發,開始了旅程的第八天。清晨的空氣裡帶著些微的涼意,我們在觀音石短暫停留,首次正式休息選在舊蘇花和平南澳段海岸230M高點捕捉壯麗的南澳海灣山海交融景色。隨後我們繼續沿著蘇花公路前行,來到已有超過六十年歷史的南澳建華冰店...(全文)
早晨08:30從靜浦啟程,涼爽的海風伴隨著車輪轉動,一路經過北迴歸線碑與長虹橋,享受清晨的光影與靜謐的風景。續經東賞鲸基地之一的石梯坪漁港到石門班哨角稍作停留,唯美的海景與創意裝置藝術成為絕佳的拍照背景...(全文)
今日行程從清晨啟程,原本計劃參加霧鹿峽谷的導覽解說活動,但由於施工管制,我們不得不提前出發。雖然有些遺憾,但早出發也帶來了意外的驚喜,讓我們有機會新增東里鐵馬驛站這個別具風情的景點...(全文)
08:30出發,今日的行程以健行與觀景為主,第一站是位於南橫公路的標誌性景點——長青祠。這座紀念116位開路殉難者的祠堂,不僅是一處人文景點,祠內橫匾上的「靈氣長存」四字,更讓人感懷昔日築路先人的辛勞與奉獻...(全文)
今天的旅程從大埔出發,早晨 08:05 踏上新的騎行挑戰。一路上,最令人驚喜的是在西興觀景台,難得一見的曾文水庫滿水位景致盡收眼底。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彷彿一幅靜謐的水彩畫。 接著,短暫停留以「五葉松」、「樹化玉」和「奇石」聞名的楠梄玄空法寺...(全文)
今日的旅程從南投出發,里程118公里,總爬升1245公尺,是一段相當具有挑戰性的騎行日。 第一站來到位於雲林的林內驛站。這裡的建築前身為百年的日式古蹟—寶隆紙廠的辦公廳舍...(全文)
早晨的南庄,清冷的空氣中彷彿藏著一絲挑戰的訊息。08:40,我們從南庄出發,儘管氣溫僅有11度,但低濕度讓寒意減退,體感溫度比昨日更為舒適。隨著車輪向南轉動,氣溫也逐漸回升,冬日暖陽露出笑臉,照耀著一行人前行的路...(全文)
環島騎行的第一天,氣溫下降,但我們的熱情絲毫未減。清晨8點,我們從板橋出發,迎著冬日的寒風,開始這趟別具特色的「南北橫+山海線」9日挑戰。 上午一路北風相伴,約中午時分抵達新竹關西...(全文)
今天是五日旅程的最後一天,我們於清晨8:45從清境對星樂活莊園出發,沿途經過霧社、萬大、松林、曲冰、武界,最後於下午3:10抵達埔里轉運站,完美結束了這場充滿挑戰與感動的旅程。 一路上,清境壯麗的日出拉開了序幕,金色的晨光灑滿山谷,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全文)
清晨的陽光灑在台8線的蜿蜒道路上,車隊準時於9:45從民宿出發,駛向挑戰的起點。在台8線88K處,我們短暫停留,這裡的「88」公路標示,因與「發發」諧音而寓意吉祥,成為我們留影的最佳場景。大家在此為即將開始的騎行祈願,寄託一份對旅程的美好期盼...(全文)
今天早晨8:40,在晴空萬里的好天氣中,我們迎來了第三天的騎行。伴隨著清新的山間空氣,隊伍整裝出發,朝著雪山登山口進發。一路陡坡挑戰著騎士們的耐力,但當抵達目的地時,那份收穫的喜悅無可比擬。登山口的景色宛如童話...(全文)
早晨,細雨淋漓,我們的第二天旅程從宜蘭大同鄉出發。雖然天氣微涼,但涼風中透著初冬的清新,讓人感到精神一振。伴隨著雨停的好消息,我們開始了今日的挑戰。 剛騎沒多久,我們抵達了飛亞蘭休息站,意外地發現這裡開始營業...(全文)
多年前清華校園裡的同學,今天是一同出遊的車友!自2019年起,清大IE89屆同學每年都攜家帶眷展開一次由山海戀單車專案訂製的台灣旅行,今年的主題更是別具匠心:以「鐵馬」結合「駿馬」,規劃了一場挑戰武陵、武嶺、武界的五日騎行之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