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探索恆春古城南門:歷史與文化的交匯

發佈日期:2024/08/22 編輯部

恆春古城,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國定古蹟之一,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位於古城中央的南門,不僅是通往鵝鑾鼻和墾丁的重要通道,亦是一扇窺視恆春古城百年歷史的窗口。

恆春的古地名「瑯嶠」或「琅嶠」源自清領時期,最初指的是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這個名稱來自排灣族語,是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也代表當地原住民的族名。後來,隨著沈葆楨來到此地,因為恆春地區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遂將其改名為「恆春」。

恆春古城始建於清光緒元年,經過四年的時間,這座百年古城最終完工。古城的四座城門——東門、北門、西門和南門,雖經歷天災、地變與戰爭的洗禮,但仍保留了其獨特的歷史風貌,其中南門保存最為完好,成為了恆春的地標之一。

恆春,南門,古城門,山海戀單車
恆春,南門,古城門,山海戀單車

恆春古城南門

南門,又稱「明都門」,建於清光緒元年季秋月。過去,它是通往鵝鑾鼻和墾丁方向的主要通道,如今,它更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築。修復後的南門保留了城樓和軒亭,屋脊採用單簷歇山燕尾設計,展現了古代建築的精湛工藝。

南門的保存和修復,使遊客得以一窺恆春古城的歷史,並感受其濃厚的文化底蘊。這座古城門,不僅是恆春歷史的象徵,更是單車旅遊中不容錯過的景點。

恆春,南門,古城門,山海戀單車
恆春,南門,古城門,山海戀單車

恆春古城南門

漫遊恆春古城南門,感受歷史的脈動,讓這座古老的城門成為您單車旅途中的驚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