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台灣重要的文化景觀-阿里山林業鐵路

發佈日期:2024/09/19 編輯部

日治時期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並稱台灣三大林場,因應阿里山檜木資源而闢建阿里山林業鐵路。阿里山林業鐵路涵蓋主線阿里山線和兩條觀光支線,眠月線及祝山線。主線「嘉義站─祝山站」全長72.7公里,途經知名車站如獨立山站、奮起湖、十字路站、沼平站等。

阿里山鐵路呈現三種不同的林相,從嘉義站(海拔0m)上升到阿里山站(海拔2216m),經歷熱帶林、亞熱帶林、溫帶林三種森林樣貌,成為搭乘阿里山小火車的樂趣之一。

阿里山鐵路途中經過獨立山,為了配合山形而建造了螺旋型鐵道路線,環繞獨立山二圈後,再以8字型環繞一圈離開獨立山,途中可以數度看到不同高度樟腦寮車站。

由於阿里山森鐵的腹地不夠,為了降低軌道坡度,阿里山森鐵使用了「之」字型碰壁列車,這種特殊的爬坡方式成為阿里山小火車最膾炙人口的運行特色。

台灣鐵路多於日治時期建造,當時的鐵軌軌距多小於國際標準軌,如現今台鐵鐵距為106.7公分,只有國際標準軌(143.5公分)的70%,而阿里山小火車軌距更只有76.2公分,被稱為五分車,是亞洲「最高」的窄軌登山鐵路。

 

1.嘉義車站

海拔30公尺

里程:0公里

嘉義站是阿里山林鐵延伸出來的交會站,銜接縱貫線,曾是台灣唯一集台鐵、糖鐵、林鐵的「三鐵共構」車站。在車站的第一月台可以看見台鐵1067mm與阿里山762mm不同軌距並列於此地。

 

2.北門車站

海拔31公尺

里程:1.6公里

北門車站於2023年12月26日遷至新址正式營運,完整導入阿里山林鐵視覺識別系統,以火車紅、森林綠、晨光白色系點綴車站細節。月台採灰色調,加入木紋磁磚,令人有如置身森林中的感受。

 

3.鹿麻產車站

海拔82公尺

里程:10.84公里

又名「鹿滿」站,內設有2股線。曾經是北門站與竹崎站之間的重大站,車站所在的村落曾經人潮聚集、商業活動鼎盛,自阿里山公路開通後,1982年11月起不再有火車停靠。隨著鐵道文化與觀光業的興起,2019年4月16日恢復停靠。

 

4.竹崎車站

海拔128公尺

里程:14.2.公里

竹崎站作為阿里山林業鐵路平地段的尾聲,距嘉義起點14.2公里,海拔127公尺。建於1910年,經過整修,主體以阿里山檜木構架,採用台灣傳統「編竹夾泥牆」工法,展現豐富的建築特色。被指定為縣定古蹟,同時位處台灣唯一重要文化景觀範圍,具有獨特的鐵道文化價值。

 

在2021年11月完成的整修中,竹崎站的木件經過檢視和替換,保持原材料和工法,展現嶄新風貌。車站月台以木棧道構成,與一般都市水泥月台不同,呈現更自然的氛圍。另一特色是「三角線」,於1912年通車初期,二萬平和竹崎是登山路段的終點和起點站,因此需要三角線協助機車調頭轉向。这些特色使竹崎站成為不可忽視的歷史和文化寶藏。

(延伸閱讀:竹崎車站:阿里山林業鐵路的文化寶藏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山崎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山崎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竹崎車站

5.木屐寮車站

海拔324公尺

里程:18.9公里

早期此地盛產鵝掌柴,而鵝掌柴的木材呈灰白色,質地輕軟細緻,正是製作木屐的最佳材料。火車由竹崎站出發到此處,短短4.7公里,卻爬升近200公尺,站前坡度高達千分之50。此站目前僅作為上、下列車交會站,並無停靠。

 

6.樟腦寮車站

海拔543公尺

里程:23.3公里

樟腦寮站因當地樟腦樹及樟腦油的生產而得名,曾是台灣樟腦的主要輸出地點。這個折返式車站採用X形折返線,火車需向左方後退進入車站。火車在此處以螺旋式技術工法垂直原地爬升,形成繞獨立山三圈的特殊路段。

 

阿里山森林鐵道的獨特之處在於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三次俯瞰樟腦寮村莊,感受獨立山螺旋狀的三迴旋。阿里山火車在此處三進三出獨立山,成為登山的熱門路線。

 

樟腦寮站是一個無人火車站,沒有搭車月台。乘客可在軌道邊的梯形樓梯上車,隨時購票搭乘,呈現獨特的登山鐵路體驗。

(延伸閱讀:樟腦寮站:阿里山森林鐵道的螺旋奇景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鐵道文化,樟腦寮車站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鐵道文化,樟腦寮車站

阿里山林鐵-樟腦寮車站

7.獨立山車站

海拔743公尺

里程:27.3公里

火車由樟腦寮站開出後,以「螺旋式」爬上獨立山,沿途會經過8個隧道,從5號隧會口穿出後設有一景觀台,朝西南方望去樟腦寮車站即在腳下,火車在進入第6號隧道即結束第一圈並開始第二圈的繞行,在穿出第8號隧道時可再度眺望樟腦寮車站,直到進入第9號隧道才結束第二圈,並來到獨立山車站,所以車站兩端都是隧道,一邊是9號山洞,一邊是10號山洞。

 

獨立山站的前後都是隧道,站前沒有任何車道,是阿里山林業鐵路中,僅存兩個「開車到不了」的車站之一(另一個是神木站)。

(延伸閱讀:獨立山車站:阿里山鐵道上的隧道奇觀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獨立山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獨立山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獨立山車站

8.梨園寮車站

海拔904公尺

里程:31.4公里

梨園寮車站座落於梅山鄉,車站型態與獨立山相似,位於彎道上,具有雙線路軌供交會使用。以螢河鐵道聞名,附近有日治時期所建的「見晴台」,提供遼闊的視野。

 

該地區曾是盛產麻竹筍,並將其製成筍乾外銷至日本的產地。如今,周邊地區以果園、竹林和茶園為主。在1985年後,梨園寮車站轉為招呼站,展現著當地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背景。

(延伸閱讀:梨園寮車站:螢河鐵道上的歷史風華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梨園寮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梨園寮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梨園寮車站

9.交力坪車站

海拔993公尺

里程:34.9公里

交力坪車站位於仁壽村的核心區,周邊保有古早的雜貨店,散發濃厚的懷舊氛圍。鄰近阿里山林業鐵路的中線,位於海拔近一千公尺,常常有雲海出現。站上可俯瞰瑞豐峽谷的美景,風景如畫,令人讚賞。

(延伸閱讀:交力坪車站:雲海環繞的懷舊小鎮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交力坪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交力坪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交力坪車站

10.水社寮車站

海拔1186公尺

里程:40.5公里

從交力坪車站至水社寮經過8個隧道,是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兩站之間隧道數最多的路段,火車經過16號至19號隧道剛好正是以ㄇ字形繞著四天王山的篤鼻山而行,而20至23號則繞過第二三四峰。

 

水社寮車站,位於篤鼻山、四天王山群峰下的一個小車站,這個車站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軌道呈現一個「Ω」字形,火車從進站到出站恰好是180度,與二萬平站是阿里山林業鐵路二座「Ω」字形的軌道。

(延伸閱讀:水社寮車站:阿里山鐵道上的「Ω」字形奇景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水社寮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水社寮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水社寮車站

11.奮起湖車站

海拔1403公尺

里程:45.52公里

奮起湖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因四面環山形狀獨特,舊稱畚箕湖。奮起湖車站擁有5股軌道,是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最大的中繼站之一,同時也是三大維修車廠之一,是前往阿里山旅遊的重要路線。車站附近展示蒸氣火車維修機械、歷史圖片及早期蒸氣火車頭,呈現豐富的歷史內容。

 

奮起湖的舊車站,建於日據時代,是百年車站,以珍貴的檜木建造而成,保持良好狀態,現為林木局監工區辦公室。車站前的罕見百年山杜鵑全年開花,為這歷史悠久之地添上獨特風采。

(延伸閱讀:奮起湖車站: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歷史中繼站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奮起湖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奮起湖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奮起湖車站

12.多林車站 (鄒語:Ngungutu)

海拔1516公尺

里程:50.68公里

舊名為「哆囉嘕」,車站本身是向右的大彎道,站內有兩股線可供列車交會,從車站可以回頭望見大凍山。站體有著鄒族彩繪,是全線最有秘境感的車站,步行約30分鐘即可抵達「得恩亞納部落」。

 

這裡是全線最有秘境感的車站,沒有人服務,沒有月台,一天只有一班火車的迷你小車站,卻是個優美、安靜、與世隔絕的地方,這裡有一些日治時期的木製房子,兩旁都有大樹綠林,意境相當優美。

(延伸閱讀:多林(哆囉嘕)車站:隱匿於山林間的秘境車站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多林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多林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多林車站

13.十字路車站 (鄒語:Sʉa’fʉnʉ)

海拔1534公尺

里程:55公里

十字路早年是平地前往山區的中途站,同時也是來吉、達邦等部落的古道交會處,因此取名為「十字路」。由於屏遮那路段正在修復中,通車以前十字路為林鐵本線的終點站。

(延伸閱讀:十字路車站:交會古道的山區中途站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十字路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十字路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十字路車站

14.屏遮那車站 (鄒語:Heesiana)

海拔1711公尺

里程:60.18公里

屏遮那經多次風災重創,十字路至屏遮那路段目前仍在維修中。屏遮那車站是一折返式車站,此後便是著名Z型鐵道登山。

 

15.二萬平車站 (鄒語:Hehesiana)

海拔2000公尺

里程:67.16公里

1912年,阿里山林業鐵路通車時,二萬平是終點站,設有三角線和機關車庫。隨後在1914年延伸至沼平車站,使二萬平逐漸失去原終點站的功能。往登山方向的右側,可饗塔山雄偉的山壁,而黃昏時的塔山夕照、晚霞和雲海皆為著名風景。二萬平沿著鐵道前進,偶爾可見工程人員駕駛著鐵軌工程車通過,呈現現代與歷史的交匯。

 

旁邊的二萬坪步道,又被稱為黑森林步道,柳杉高聳入天,林相優美,途經「進藤熊之助」、「二宮英雄」兩座紀念碑。這片柳杉是阿里山伐木時期結束後種植的,林木濃密,中午時分僅有一半的陽光穿透,因而被戲稱為黑森林。整體呈現著歷史、自然和文化的交融之美。

(延伸閱讀:二萬平車站:歷史與自然的交匯之地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二萬平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二萬平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二萬平車站

16.神木車站 (鄒語:Ak’ e fahei)

海拔2138公尺

里程:69.94公里

神木站作為阿里山林業鐵路的第三分道,因鐵道旁高聳的神木而聞名。現今經典木構造的神木車站於2022年完成整修,為保護珍貴的紅檜生長,以生態檢核採取縮小和迴避措施。月台的擴展和候車區的調整更根據乘客量進行彈性調整,而地形順應的月台更提供觀景功能,讓人可以近觀神怡流瀑,同時也是遠眺塔山的最佳地點。

 

神木車站是欣賞阿里山林業鐵路「之字形」路線設計的理想地點。阿里山林業鐵路在陡坡地形中採用「之字形」方式行駛,被稱為「阿里山火車碰壁」,這個說法的由來是因為阿里山森林火車在爬升的過程中,因有些路段地形陡峭、迴轉空間不足,無法直接轉彎,於是採用以退為進的「之字形」方式行駛,先開到前方直線,再沿著之字形路線倒退上山,運用鐵路的折返來克服陡坡地形,這也是世界各國的登山鐵路經常運用的經典工法之一。

 

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從嘉義車站到沼平車站之間)共有4處「之字形」鐵道設計,阿里山的在地人習慣稱這些之字形鐵道的折返點叫「分道」。其中第一分道與第二分道位於屏遮那站至二萬平站之間,分別在阿里山林業鐵路62.7K及64.5K處;再往上的第三分道,即是昔日阿里山神木鄰近的「神木車站」;最後則開往第四分道的阿里山車站。其海拔高度從第一分道約1,800公尺、到阿里山車站2,216公尺,在短短10公里左右的鐵道距離,提升了400多公尺的海拔高度,而神木站是其中的第三分道,位於阿里山林業鐵路中最陡峭的路段之一。

(延伸閱讀:神木車站:阿里山林業鐵路的歷史見證與工程奇蹟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神木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神木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神木車站

17.阿里山車站 (鄒語:Psoseongana)

海拔2216公尺

里程:71.6公里

現今的阿里山車站是阿里山林業鐵路的終點,也是阿里山支線祝山線、沼平線和神木線的起點。

 

阿里山車站原為阿里山林業鐵路的第四分道,1970年代因為觀光客激增,沼平地區腹地不足,1977年擴建後於1981年1月11日完工正式啟用。

(延伸閱讀:阿里山車站的歷史與風華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阿里山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阿里山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阿里山車站

18.沼平車站 (鄒語:Chuchumuana)

海拔2274公尺

距阿里山車站里程:1.3公里

沼平車站最早建於1914年,原為登山本線的終點站,是早期伐木時期各林場支線的起點。經歷兩次改建,現今的車站於2013年4月21日正式啟用。一樓部分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而二樓則以木造結構呈現,這是沼平車站的獨特之處。外觀參考舊阿里山木造車庫,並引進日本木造技術,展現木建材的優點,同時探索現代木造技術的可行性,呈現出復古日式鐵道風華。

 

沼平車站不僅具有運輸功能,還結合藝術、原住民人文商家等多功能,以品味鐵道藝術的方式呈現。

(延伸閱讀:阿里山鐵路文化驛站—沼平車站的獨特魅力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沼平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沼平車站,鐵道文化,山

阿里山林鐵-沼平車站

19.對高岳車站 (鄒語:P’ oocva)

海拔2405公尺

距阿里山車站里程:4.9公里

祝山線鐵路沿途經過對高岳,也在此設立了月台及會車的軌道,月台邊的觀景台視野遼闊、腹地寬廣,是欣賞日出的最佳景點。對高岳的森林浴健康步道,特別是枕木舖設的木棧道、高山植物、楓葉、櫻花、雲海瀑布、冬日雪景,是對高岳車站隱藏版的特色。

(延伸閱讀:祝山線上的絕美秘境—對高岳車站的四季風華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對高岳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木造火車站,對高岳車站,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對高岳車站

20.祝山車站 (鄒語:Yuafeofeo)

海拔2451公尺

距阿里山車站里程:6.25公里

祝山車站是阿里山鐵路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於2023年11月20日正式啟用。這座車站的設計融入了阿里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屋頂以飛繞的雲浪造型象徵日出破曉,呼應阿里山的壯麗晨曦。站體外觀保留了舊時車站的弧形月台曲線,讓傳統與現代在此完美交融。

(延伸閱讀:祝山車站:雲頂之上的鑽石綠建築

嘉義,阿里山林鐵,火車站,祝山車站,綠建築,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嘉義,阿里山林鐵,火車站,祝山車站,綠建築,鐵道文化,山海戀單車

阿里山林鐵-祝山車站

阿里山的美景確實令人難以忘懷,五奇中的日出、雲海、鐵路、森林、晚霞,每個元素都賦予這片土地獨特的魅力。

 

日出,代表新的開始和希望,當晨曦穿透雲層,陽光灑在山巒間,呈現壯麗而感動的一刻,難以言喻的美景。穿梭於森林的鐵路火車更加添了冒險的趣味,帶領著大家前進到每個風格迥異的車站,而鐵軌上的鳴聲猶如協奏曲一般動人。

 

※參考資料來自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