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4/10/21 編輯部
六甲恆安宮,當地人稱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是六甲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這座廟宇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永曆年間,與鄭氏軍隊來台的歷史密切相關。媽祖廟不僅見證了當地的宗教信仰發展,更承載了居民數百年來的精神寄託與文化傳承。
據廟碑記載,恆安宮內供奉的媽祖神像,源自明永曆年間鄭氏軍隊出師來台時,從福建莆田湄洲嶼恭迎的三尊軟身媽祖之一。當時,鄭軍航行途中迷失方向,危急時刻參軍陳永華發現前方有燈光引路,成功帶領艦隊安全抵達台灣。鄭軍進駐台灣後,陳永華選定六甲庄地靈人傑之地,建立土壁茅屋作為供奉媽祖的廟宇,這就是六甲恆安宮的起源。
隨著信徒日漸增多,廟宇數次進行擴建與重修。最早在乾隆57年(1792年),由地方富戶毛天申發起重建,將原本的瓦頂結構加以擴大。嘉慶22年(1817年),廟宇遭遇火災損毀,道光2年(1822年)再次由當地名門望族資助重建。民國6年,地方居民集資重修,至今,恆安宮已多次整修,成為今日規模宏大的建築,也是六甲最具代表性的信仰中心。
六甲恆安宮歷經數百年風雨,見證了六甲地區的歷史變遷與居民的信仰延續。如今,這座古老的媽祖廟依然是當地人心靈的依靠與重要的文化象徵。無論是信眾朝聖還是遊客探訪,恆安宮都是一個深入了解台灣宗教文化與歷史的重要景點。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