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4/10/21 編輯部
兌悅門建於清道光15年(1835年),是台南府城現存唯一仍在使用的古城門,見證了這座歷史名城的時代變遷。作為大西門外城的一部分,它與奠坤門和拱乾門共同形成一道外城,用以抵禦海盜的侵擾。兌悅門以咾咕石砌築而成,因此俗稱「老古石甕城」,自古至今屹立不倒。如今,它不僅是府城歷史的具體象徵,更成為現代台南融合新舊文化的標誌性景點。
兌悅門位於台南市信義街,高約4公尺,寬3公尺,厚3公尺。這座城門的拱形結構以紅磚砌成,內設踏階供人登城。它曾是台南府城大西門的外城,守護著當時的城池免受外敵侵擾。門的基座由咾咕石堆砌而成,這些石塊曾被當作壓艙石,運送至此以鞏固城牆。隨著都市的發展與地形變遷,昔日繁忙的水路不再存在,但兌悅門依然是穿越城門的重要通道,歷史的氣息隨著石縫間依稀可見。
日治時期後,府城的大多數城門因城市擴張而被拆除,然而兌悅門卻奇蹟般地保留下來。城門內的「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和石獅爺也成為了珍貴的歷史文物。現在的信義街曾是當時的咾咕石街,經過兌悅門便是水路的開始,船隻曾來來往往,運送石材。今天的兌悅門與信義街上的文創店家相映成趣,將古老的城牆與現代文化和諧融合,呈現出台南的新舊相容之美。
兌悅門不僅是台南府城歷史的象徵,更是這座城市新舊交融的見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古老的城門繼續承載著歷史記憶,並與周邊現代商業共存發展。來到兌悅門,遊客可以感受到府城歷史的脈動,並從古蹟與現代生活的交織中,體會台南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