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4/10/03 編輯部
位於苗栗縣後龍鎮的過港貝化石層,是台灣中北部地區最著名的化石遺跡之一。這裡的化石群集保存著遠古淺海生物的痕跡,見證了數萬年來地質變遷與海洋生命的演化。走訪過港貝化石層,不僅能感受當地壯麗的自然景觀,還能親眼見證來自更新世時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對地質與自然歷史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景點。
過港貝化石層露出於苗栗縣後龍鎮中和里、南港里的沿海平原地區,尤其在清海宮附近的丘陵地帶,形成一處高約10公尺、寬約20公尺的化石密集層。這些貝類化石屬於更新世頭嵙山層,原本沉積於海洋深度約20至50公尺的淺海區域,後因地殼抬升作用形成現在的苗栗丘陵。
這一化石層最早在日治時期因為縱貫鐵路海線的隧道挖掘工程而被發現,至今已有豐富的研究與發掘成果。過港貝化石層中,共出土了多達135種貝類化石,種類豐富,在台灣名列第五位,是台灣中北部地區化石種類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此外,區域內還發現了海膽、藤壺、單體珊瑚、螃蟹及有孔蟲等化石,進一步展現了當時海洋生態的多樣性。
如今,過港貝化石層成為地質愛好者與遊客探索古代海洋世界的理想目的地。沿著苗栗的丘陵地帶,您可以在清海宮附近的露頭區觀賞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透過近距離接觸了解苗栗這片土地的悠久自然歷史。此外,還能欣賞到當地獨特的砂頁岩岩層景觀,這些岩層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寶庫,也為遊客提供了震撼的視覺體驗。
過港貝化石層不僅是苗栗重要的自然景點,更是理解台灣地質歷史的一扇窗戶。在這裡,您可以穿越時空,見證數萬年前的海洋生物遺跡,感受自然界無聲的故事。無論是地質研究還是文化旅行,這裡都值得一探,帶給人們對遠古世界的無限遐想。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