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南台灣最美的山中神社:白色鳥居高士神社

發佈日期:2024/10/01 編輯部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曾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當時約有超過20萬台灣人被徵召入伍,參與各種軍事角色,從軍夫、軍屬、志願兵到學生兵。這些從軍者中最為特別的,當屬高砂義勇隊。這支由台灣原住民組成的隊伍,在1942年至1944年間活躍於太平洋戰場,以其卓越的叢林作戰能力在戰爭中留下了不朽的足跡。

高砂義勇隊的名稱來自日本對台灣原住民的稱呼「高砂族」,他們是來自台灣各族群的勇士,尤其擅長叢林作戰。戰爭期間,約有4000至4600名台灣原住民被徵召參與太平洋戰爭。在南太平洋的戰場上,隨著日軍在節節敗退,這些高砂義勇隊的成員憑藉出色的生存技能和叢林作戰能力,挽救了不少日本軍官兵的生命,贏得了日方的尊敬與感佩。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高砂族,原住民,山海戀單車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高砂族,原住民,山海戀單車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高砂族,原住民,山海戀單車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

然而,叢林作戰的艱難環境使得高砂義勇隊的陣亡率相當高。在這樣的殘酷背景下,部落青年之間流傳著一種約定:「如果無法活著回來,我們就在神社前見面。」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神社對這些出征勇士的特殊意義,成為他們生死之約的重要場所。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高砂族,原住民,山海戀單車

屏東恆春-鳥居高士神社

高砂義勇隊的故事是台灣原住民在二次大戰中歷史的一部分,這段歷史不僅展現了他們的勇氣與能力,也讓人感受到他們對生死盟約的重視。今天,這些歷史記憶仍然提醒著我們,戰爭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深遠,這段歷史值得我們銘記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