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發佈日期:2024/09/23 編輯部
大溪橋自1934年建成以來,見證了大溪地區的交通變遷與人文情懷。從竹木板橋到鋼索吊橋,再到如今的鋼筋混凝土橋,大溪橋歷經風雨與時代的變遷,成為當地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的重要地標。
大溪橋最早建於1934年,當時是由竹籠與石塊堆疊而成的竹木板橋,為大溪居民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隨著日治時期的改建,橋梁成為一座雙孔鋼索吊橋,後來又經歷數次颱風破壞與改建,最終在民國九十年進行美化重建,成為今日全長330公尺、由13根橋墩支撐的鋼筋混凝土橋。
重建後的大溪橋以復古風格為主,入口處設有仿造日治時代古吊橋的巴洛克式拱門,拱門上的雕花罩頂增添了城堡般的氣派感。橋面走道由紅磚與瓷瓦拼貼而成,與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式風格相互呼應。橋上設有座椅,方便遊客休息,並且能夠欣賞與老街相輝映的古典美感。
站在橋上,遊客可將石門水庫與淡水觀音山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遙望武陵橋與崁津大橋交織而成的壯麗畫面。儘管百年前的「崁津歸帆」美景不復存在,仍可乘著徐徐微風,感受這座橋樑所承載的歷史歲月與人文風情。
大溪橋不僅是當地居民往來的見證,更是融合巴洛克建築風格與歷史記憶的藝術傑作。無論是遊客還是當地人,都能在這座橋上體驗大溪的獨特風光,感受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美麗瞬間。
Copyright © 山海戀單車 BIK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