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多良車站:台灣最美的鐵道觀景平台

發佈日期:2024/08/23 編輯部

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多良車站,不僅僅是一個南迴鐵路上的小站,它更是一處隱藏的寶石,完美呈現了台灣東部海岸的壯麗風光。這裡曾是排灣族「打腊打蘭社」的所在地,現今的多良車站被譽為全台灣最美的車站,成為單車旅人心中必訪的景點之一。

多良車站的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日治時期,當時命名為「多多良」,取自日語中的「たたら」(Tatara),這是一個日本常見的人名。隨著南迴鐵路的建設,地名被簡化為「多良」,這也使得該站與日本佐賀縣的多良站同名。

車站座落於山坡之上,兩端均為隧道,這裡的屋頂特別設計為觀景台,讓遊客能夠俯瞰壯闊的太平洋景觀。一站在月台上,便能眺望一整片蔚藍的海天一線,遠處的山脈靜靜地躺在海岸邊,形成山海交織的美景。這裡的自然風光使人心曠神怡,是每一位單車旅人都不可錯過的絕美景點。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太麻里多良車站

多良車站這裡屬於排灣族的『查拉密部落』最早發源於『北大武山』,而後來為尋找可用耕地,有一說為兩個獵人帶著一條狗,最遠曾到達今池上鄉,後因當地有『阿美族』族人與『布農族』族人已在當地居住,認為當地各族角力凶險,便放棄撤回,輾轉來到今『查拉密部落』,而突然獵狗開始停止走動,開始挖洞,獵人們於是按照傳統的判斷,認為今『查拉密部落』是個可耕地,便回報頭目,並遷至此,爾後因發生水災…等,族人便再度遷至他處,陸陸續續遷移四次,最後在日本統治時代時,在遷回最初的遷地,即今『查拉密部落』。


而另一傳說為,過去早期有一天,一條長有翅膀黑色不好的百步蛇,飛到部落上方,不小心掉到『查拉密部落』的水源地,而受傷的黑色百步蛇為了重回大海,於是衝破池塘回到太平洋,也因此造成泛濫,造成部落的耕地、小米田被淹沒,『查拉密部落』也因此向上遷徙,另外,若從部落往太平洋望去,因洋流性質,在太平洋上彷彿真有一條黑蛇盤踞在太平洋之中,故『查拉密部落』因此又稱『瀧部落』。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太麻里多良車站前具有原住民色彩的彩繪牆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原住民,鐵道文化,排灣族,查拉密部落,山海戀單車

太麻里多良車站前具有原住民色彩的彩繪牆

無論您是在單車旅途中的短暫停留,還是特意來此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多良車站都能為你帶來難以忘懷的經歷。這不僅僅是旅途中的一站,更是一個邀請駐足、沉思,並欣賞台灣獨特美景的目的地。